Wednesday, February 12, 2014

就施政報告致謝動議辯論 第一節 經濟發展 發言稿

主席,我相信無人可以否認,創新科技是發展多元經濟、創造就業及提升競爭力的重要動力 。成立或者說重設創新及科技局,是我們IT界爭取多年的,所以我們歡迎施政報告確定政府重新啟動成立創新及科技局。但是從施政報告的措辭以至之後局長出席委員會討論時的說法,實際詳情欠奉,到現在可能是唯一未向立法會事務委員會報告詳情的施政報告內容,這是不理想的。

我想當局也知道,業界和整體社會對科技局的期望是非常之高,在施政報告中經濟發展部分中,創新及科技局可算是唯一新意,我們都希望政府真正為香港科技產業對症下藥,改善過去施政不足之處。我和業界非常關注新政策局的架構和政策範疇,工作優先次序,由誰領導,能否真的提升科技政策的層次。如果當局只是用最短時間、最少工夫造一個新的局出來,但其實毫無新意和突破的話,我和業界都不會輕易『收貨』。

有一些問題是我非常希望在當局提交的創新及科技局文件中見到答案的:
  • 當局希望香港在全球及區域創新及科技中擔當甚麽角色,創新及科技局的定位是甚麽?
  • 如何制訂清晰、全面及具前瞻性的科研發展策略,加強政策的靈活度和延續性?
  • 如何有效分配公共資源於創新科技和資訊科技上,並提升資源運用效率?
  • 如何理順和突破不同政府部門和公營機構之間的行政壁壘?
  • 如何將香港出色的基礎研究產業化,和本地開發者的新產品和服務,優先應用於不同行業?
  • 如何改進創新科技教育,培養有獨立思維的人才和年輕精英,吸引他們投身科技界?
  • 如何促進香港與內地和國際之間的學術、人才交流,科技與企業的合作?
  • 如何吸引本地和海外企業在香港投資研發工作,特別是便利國際領先科技企業在香港建立營運中心,製造優質工作機會?
  • 如何推廣科技對社會和未來發展的重要性,營造重視創新和科技的文化?
因此,我的辦事處預備了一份有關創新及科技局的初步建議,內容包括對於創科局的使命、目標、工作、架構等,並會繼續諮詢業界,反映意見給政府。以下我會提出部分主要的建議:

1. 科技政策必須常規化、制度化

新加坡、日本、南韓、台灣、以色列等地近年都成功地將科技政策視為經濟發展的核心,並設中長期規劃機制,規定政府需定期評估未來需求,制訂科技產業政策,並撥出資源執行。政府應說服社會,成立創新及科技局不只是將相關部門放於同一政策局,而透過該局的使命、工作計劃和架構推動高層次、跨界別、中長期的科技政策規劃。

政策局要認真研究香港在發展科技產業的定位,針對目前的落差,在增加公營研發開支、改善資助計劃細節、提高研發誘因、技術轉移、教育和人才培訓等環節訂出全面的發展策略,並以多元化的績效指標和「長遠投資、短期目標」的心態發展科技產業。

2. 突破官僚思維

政府雖然有透過創新及科技基金不少資助計劃支持研發工作,但不少制度繁瑣僵化,事事以行政和會計考慮為先。政府制訂科技政策時,應加強靈活性讓研究人員靈活運用資源。政府檢討創新及科技基金時,我建議政府多聽取研究人員的意見,改善不同資助計劃的安排。

3. 增加前瞻性研究,整合諮詢架構

政府應將提高科技產業對本港經濟增長的貢獻視為目標。科技發展愈趨複雜且變化快速,為確保資源投入配合科技發展趨勢,建議政府應撥出更多資源進行前瞻性專題研究,並整合規劃機制,針對未來發展提出適合香港的科技發展策略。我建議新局成立後整合多個科技相關的諮詢架構,理順策略發展工作並加強和其他政策局溝通,推動和落實措施。

4. 提升績效,支援技術轉移及商業化

我建議成立由學者和研究人員組成的專責小組,全面檢討及研究現行的科研資助政策,並向政府提交建議報告,從政策層面及增撥資源方面鼓勵更多本地研發活動。考慮為研究機構提供彈性較大的資助及以提供更多稅務優惠方式支持中小企和本地企業進行研發活動,並且開放政府資助開發的知識產權。

5. 促進本地科研成果商品化,支援本地生產

昨天我和陳偉業議員討論成立創新及科技局這事,他提出一點我很贊成,就是香港研究轉移的成果,不應該之後全部把生產搬去大陸,我們必須有相應措施,提供更多資助進行工業設計、原型測試和認證等,並鼓勵於本地設計及投產,促進本地製造業發展,為香港人創造高質素的就業機會。

6. 改善科技教育,培育創意人才

從基建、課程和內容三方面改善科技教育:改善學校網絡基建及設備及增加技術支援、改良科技相關的基礎教育課程,增加年輕人投身科技研發的機會。加強對基層人士及弱勢社群使用資訊及通訊科技的資源,促進數碼共融。

7. 改善業界形象,營造重視科技文化

政府要加強利用資訊科技如雲端運算、公開資料、大數據分析等改善政府服務、支援政府決策和提高政府管治的透明度;帶頭採用本地研發科技,鼓勵中小企應用資訊科技,並向市民推廣科技發展對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性,營造重視科技、鼓勵創業的文化。

8. 面向內地,放眼世界

新政策局應透過與科技產業持份者緊密交流,從善用香港現有的優勢出發,除把握與內地的科技合作機會外,亦應加強與區內及全球市場接軌,保持香港作為國際化城市的地位。

9. 捍衛網絡自由

最後,但可能是最重要,是香港資訊自由流通是香港作為資訊和通訊科技樞紐的重要優勢。創新及科技局應確保香港不會以任何方式進行網絡內容審查,監控網上言論和行為等,捍衛自由開放的互聯網。

主席,當前全球發展趨勢是「創新經濟」,下一波經濟發展一定會以知識和科技推動。無可置疑,香港需要提升技術研發和創新能力。不過,推動科技產業發展需要多方面配合,希望仿效外國經驗,有專責的科技部門、局長,足夠的人力和資源有系統地制訂科技政策,並協調不同部門執行。我希望設立創新及科技局是向這個方向踏出最基本的一步。

今時今日,科技已經不只是科技業界或者IT人的事,成立創新及科技局亦絕非只屬科技界的事。科技發展影響每一個行業、每一個人,不論是經濟角度或民生角度,都對香港長遠發展十分重要。

香港經濟發展不能局限在金融、地產、服務業,我們需要為下一代提供更多出路。科研和資訊科技互通互補,方有望成為香港未來經濟成長的「雙引擎」,增進創新和競爭力。我希望政府今次真正可以振興科技,發展創新經濟。

主席,根據政府至今的說法,新局將不會包括通訊局,換言之,統一科技相關政策統籌於一個局的工作,新局成立初期其實是未完成的,而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和政府,特別是「一男子」,在過去一年違背競爭原則的發牌或者其實是不發牌的政策,在今年將更要面對免費電視台續牌、兩間原則上獲發牌的公司和新購入流動電視牌照的香港電視能否順利提供服務,我在此向政府作一個忠告,不要再與民為敵!

主席,除了關於創新及科技局之外,今次的施政報告對其他行業、中小企、甚至中產的支援,真的是少之又少,令多市民失望。政府開始對科技產業可以說是「發生興趣」,我們歡迎之餘,亦希望政府要同樣協助香港各行各業,多角度發展香港經濟!

我謹此致辭。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