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18, 2013

就環境事務委員會訪問南韓的報告的議案辯論發言稿

1. 主席,我也參加了這個環境事務委員會的南韓考察團。

2. 主席,這個考察團給我最大的觀察,是南韓早已發現和開始處理廢物問題與經濟發展的關係,而我們香港只是議而不決,循環回收再用和引入先進焚化技術停滯不前,堆填區爆滿。

3. 我們拜會首爾市議會時他們指出,他們用的手法不外乎是棒子和胡蘿蔔。一邊立法,另一方面就提供誘因:管理費資助、改善社區設施等。南韓的環保工業不但能就政策的發展而受惠,製造不少工作和機會。政府推出「延伸生產者責任」及其他環保政策時,更為不同企業創造科技創新機會,促進更多外銷貿易到歐美國家和合作交流。

4. 首爾衿川區(Geumcheon)區政府向我們介紹了廢物收費及廚餘回收的系統,其中他們在小區設置 RFID(射頻識別科技)廚餘回收站,很簡單就是 像八達通的一張智能卡,嘟一下,垃圾筒蓋打開,市民就可以把廚餘放入去,機器一磅重,就按量收費,資料更實時上載到伺服器上。當地區政府認為推動創新科技沒有什麼太困難,更重要是得到小區管理和居民的支持。

5. 我們香港現在亦正在諮詢都市固體廢物收費,我與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傾的時候,我亦建議採用適當的射頻識別科技協助處理將來的收費系統,很希望政府可以充分採納最新和最適當的技術。

6. 科技發展真的是南韓環保工業政策的重要部份,從堆填區的燃氣和電力生產到氣味控制,以至各種不同的堆肥科技,政策與科技發展互相帶動。在仁川市的首都圈堆填區是一個好例子,不像我們心目中的堆填區。這大型的堆填區第一期已經填完,成為有三/四十米高的山丘,改建為高爾夫球場,明年還會舉行亞太高爾夫球大賽。香港和韓國的堆填區,用的科技都差不多,不斷發展「轉廢為能」。

7. 香港其實亦有很大的潛力去利用堆填區的氣體轉廢為能,例如近年將軍澳工業邨已經成為數據中心的集中地,大型數據中心已經有大約十二間,其實近年已經有些現有或者規劃中未來的數據中心都在考慮利用堆填區的氣體作為再生能源,香港政府應該加強支援和便利這方面的發展,才是適當的善用資源。

8. 另外,我們參觀了江北廢棄物回收處理廠,由南韓政府全資擁有和運作,工人從社區聘請,部份為殘障或需要社區支援服務人士,成本的六成可以回收收入取回,例如他們回收部分塑膠製成「垃圾製成燃料」可供電廠作燃燒使用。政府的參與,的確有助帶動本土廢棄物回收業的發展,香港值得效法。

9. 最後,我們到訪三星建造在東大門的大型展覽中心的地盤,特別令我感興趣的,是他們全面使用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科技和以 ERP
(企業資源規劃)系統全面實時掌握設計至物料使用,大量利用預先製造模
板,減少浪費建材和建築錯誤。這些科技例如BIM並非新事,只是香港政府
雖然有局部使用,但未有全面要求必須採用,商業建築墨守成規。

10. 最另我激氣是向我們介紹他們點使用BIM的韓國朋友告訴我們,他是多年前從香港最初聽過BIM的,結果有徒弟無師父!好彩,今年建造業議會開始大力推動BIM的培訓,但真的須要政府的規劃使用,唔好再墨守成規,落後於人。

11. 南韓環境部的副部長和官員與我們會面分享,再次解釋他們的政策經驗,其實政策手段不外乎經濟(例如棄置和製造廢物收費、補貼等)、規管(例如危險廢物、限制可棄置產品、包裝限制等)、合作(例如公私營合作、自願協議等),和教育(例如培養認知、培訓、經保標籤等),多管齊下,加上數十年來立法限制廢物處理,包括建築廢料、電子產品等,甚至汽車。

12. 至於怎樣得到社會各階層、政黨和商界等的接受,看到韓國(甚至台灣)環保發展與民主進程掛了鉤的關係,香港的真民主路難行,怎不令人對香港前面的路擔心?

13. 不過,最終還是南韓肯試,肯做,肯改。香港政府就是不肯為自己定目標,不做不錯,其實最錯。

14. 多謝主席。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