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anuary 30, 2013

2013施政報告致謝動議辯論第一個辯論環節(經濟發展)發言稿


主席:

1. 監察政府施政,制衡行政部門是本會的責任。如果特首口說要齊心,但私底下卻認定泛民議員是敵人,不是市民樂見的。我相信大家不只可以agree to disagree,更應該disagree without being disagreeable,大前題是為香港發展更佳的經濟,為香港人和下一代帶來更好的生活。但當我細心閱讀梁振英的首份施政報告,實在難以說服我這個政府提出的經濟和產業政策真正有利香港長遠發展。我有兩個疑問,一是政府繼續傾斜金融發展漠視產業多元化,二是政府對香港創新科技發展的策略。

2. 社會要公平,公平不但是資源分配,更是發展機會。我經常在不同場合接觸到一些大學生,他們都同我講擔心畢業後的前景,好似做研發或者IT的研究生就諗,到底香港有沒有機會俾我做發展?有時遇到創業家,他們都同我吐苦水,在香港創業非常困難,市場和投資都不配合。『急市民所急』不應該短視、側重於民生,因為改善生活質素的關鍵在於經濟發展,偏偏政府在這方面流於空談。

3. 市民生活最基本的期望是『安居樂業』,政府施政不能只顧處理刻下『安居』需要,而輕視十年甚至更長遠的需要。面對人口老化、青年和勞動人口減少的趨勢,我們有責任為下一代創造更多元、更多向上流動的機會。目前香港經濟產業依賴傳統行業,我認為創造更多元、高增值的優質就業機會,鼓勵科研和創業,推動新興產業,保持香港的競爭優勢至為重要。

4. 政府民生方面的措施看來動作多多,但對於不是即時見效的經濟政策就拋出產業「做多做闊」的口號,絕大部份依賴中國大陸市場。足見梁特首帶領下的政府用人唯『紅』,促進『中港溶合』(但係香港俾大陸“溶”果種)。根據這路徑,很懷疑梁振英是否想把香港變成一個只顧「民生」,把所有經濟想法,甚至未來都放棄的小鎮。我想問政府為香港計劃的發展是為迎合中國大陸,還是為改善香港人生活質素?我想代現在還在上學的小朋友,下一代的香港人問CY,你到底知不知道香港除了需要地、樓、奶粉,最需要係獲得良好教育,發展個人事業的高增長經濟環境?

5. 施政報告一面託辭『研究、檢討、考慮、探討』,一面外判構思產業政策的責任給經濟發展委員會,這個政府對市民的責任感何在?梁振英成立的經濟發展委員會旨在為香港未來把脈下藥,但成員就係中資機構及官二代等「紅色貴族」而甚少港人,例如「製造、高新科技及文化創意產業」小組完全沒有本地IT界代表。這些紅色權貴會從甚麽角度來為香港經濟發展提出策略和政策呢?政府的所作所為猶如將香港的經濟前途完全押在內地經濟之上,這令人十分擔心,亦可『多元化、可持續經濟發展』背道而馳。

6. 梁振英的選舉政綱雖然大談經濟發展及促進新興產業,一登行政長官寶座,就只顧『全民搵地』,對經濟發展,包括資訊科技和創新技術產業的政策建議,可謂近乎交白卷。IT界關心的科技產業政策欠奉,科技及通訊局更是束之高閣。梁振英的競選政綱中提出科研和科技發展措施都完全消失,實在是過橋抽板。

7. 科研是創新科技發展的基礎,而服務上的創新也需要科技支援,例如改善流程、服務體驗等。早前特首和政府高官都不約而同公開表示香港以服務型經濟為主,因此對科研需求較低以致科研水平低。他們觀念之落後令人咋舌。我希望梁振英向美國總統奧巴馬取經。縱使美國已經是領先世界的科技大國,科研支出預期佔國民生產總值2.6%,但奧巴馬希望將其提升至3%,就是因為他了解科研和培訓人材對美國經濟長遠發展的重要投資。奧巴馬的就任演辭中說,他要帶領美國創建未來(building the future),但梁振英只找地building,欠缺遠見,兩人相比之下高下立見。也許要把二人比較,難為梁振英。

8. 結合早前提出的建議和來自業界的意見,我在工商及經濟發展事務提出以下幾點,希望政府仔細跟進:
一、 落實選舉承諾,成立科技及通訊局,制訂長遠的科技產業政策
二、 爭取新一輪 CEPA 開放措施放寬港資企業與內地營辦商合組公司可佔合資公司超過百分之五十的股權。
三、 雖然政府已經把投資研發現金回贈增加至三成,但政府仍要加強鼓勵企業及學術界加強研發,改善香港持續偏低的研發比例,包括引入稅務優惠等措施。
四、 為中小企提供誘因採購本地科技產品,例如為中小企提供財務支援,並重新注資中小企培訓基金
五、 政府的科技採購政策應該鼓勵本地科技企業和為IT界人才提供更多發展機會,例如調整招標要求,令更多本地企業可以參與,不只顧價低者得,令行業發展困難,落實梁振英政綱中所說:『制定支持科技應用和環保的政府採購政策』。
六、 政府應啟動「電子化新城市發展」,在規劃新發展區的基建設施時,無論是啟德、西九、新界等新發展區等,都要在規劃階段引進創新技術和建立支援無線雲端運算技術的科技基建。
七、 在通訊事務方面,盡快發出本地免費電視牌照,和在電訊方面特別在頻譜政策方面,保持公平競爭環境

9. 最後我想引用經濟學人最近的一篇文章‘The great innovation debate’,有一個觀點我非常認同,就是防止政府本身成為創新的阻礙有三樣東西要做好,就是第一,不要對企業綁手綁腳;第二,改革政府和公營機構的守舊文化和第三,精明投資。多元、自由、開放是香港的優勢,我們必須保持。政府不可以帶頭自毀長城,只靠中國大陸發展,將香港作為國際級城市的地位自我矮化,蠶食我們的競爭優勢。我難以支持一份在科技研發和產業政策方面空白無力的施政報告。

10. 主席,我謹此陳辭。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