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18, 2008

世界工廠≠創新中心

「…中國企業往往跟隨計劃經濟傳統,研究員難有冒險機會。社會始終不開放,要人怎搞創意、創新?」

「自主創新」是中國國策。不過,中國懂得創新嗎?中國人能、中國企業會嗎?

創新不應只是自創品牌,也不能只是擺脫對外來專利的依賴。正當中國經濟在「超日趕美」之際,中國的創新能力將成為中國能否力爭上游地成為科技強國的重要因素,能創新而非只靠廉價生產擴展,才有機會與全球最強企業競爭。

創新過程在歐、美、日、韓等地的定義,在於鼓勵本土企業利用研發結果,找出商業性發展機會,但在中國的高科技產業卻仍以國際性企業主導。例如有學者估計,中國的高科技產品出口有 80% 都來自跨國企業在華的工廠。中國本土的企業始終不會把研究開發放在長遠性、開放式的項目上,即使有人才(包括俗稱「海歸」的海外回流人才),但問題是企業和整體環境容許他們發揮嗎?

創新在全球化社會中必須要按照國際化標準。根據這些標準,恐怕很多中國企業的研究開發活動,根本不算研發,只集中於降低成本或改良生產方法,在質在量也與國際化標準有頗長距離。相反,國際性企業在華的研發工作也很小心地進行,例如在科技界的大型國際級企業,像 MicrosoftIntelMotorola 等,他們在中國的研發工作,永遠都分散成很多部分,而非集中把知識產權於同一項目,令中方不易「照抄」。

雖然中國也有些大型科技企業真的認真地投資於研究開發活動,例如華為聯想等,但很多專家和學者對中國未來研發之路仍然比較悲觀,問題在於文化和做事的方法。西方企業甚至日本公司講研發,是開放地放手給研究員去做的,要研究什麼他們都很大程度可以自主決定,但中國企業往往跟隨中國計劃經濟傳統,研究方向早定,研究員也較難有「冒險」試新的機會,也缺乏鼓勵。社會始終不開放,要人怎搞創意、創新?

值得問的基本問題是,要中央政府叫才做的「自主創新」,其實不自主、也不創新,不符合創新文化,單憑政策措施像稅務優惠推行是不夠、不會有效率的。「十一.五」已過了大半,推動自主創新成效多大?除了口號,似乎沒有什麼不同。如果中國的政府與企業不能作出根本的改變,是否真的能把創新都再創新出來,與眾不同地達到中國特色的創新程式,還是只流於自我陶醉,結果即使能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國家,亦不能真正成為可以自己主導自己經濟命運和未來的強國。

刊載於《Hitech》 2008年12月18日

1 Comments:

At 7:59 AM, Blogger Henry Chan said...

Hi, all,

I quite agree with your viewpoint about the role of Mainland China Government in Innovation Industry. I note from the "innovation Nation" published by the UK Department for Innovation, Universities & Skills. It mentions that much more innovation will happen if Government is involved. If Government policies support education, skills and research, and deliver a stable macro-economic environment and open, competitive markets, innovation will happen. However, there are some more efforts where Government needs to do more to promote and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novation Nation. (http://www.dius.gov.uk/docs/home/ScienceInnovation.pdf)

 

Post a Comment

<< Ho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