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rch 31, 2008

開放知識齊分享

開放知識齊分享

  上周六,香港互聯網協會很高興邀請到朱學恆由台灣專程來港作專題講座,主題圍繞 Web 2.0、創用 CC (台灣 Creative Commons的取名,中國大陸只稱為 Creative Commons China) 和中文版的 OOPS (Opensource Opencourseware Prototype System)。

  根據中文維基百科資料,朱學恆是開放源碼和開放內容的傳奇人物,台灣人,三十二歲,畢業於台灣師大附中和國立中央大學電機系,卻從事了翻譯工作,作品包括《魔戒三部曲》、《星際大戰》系列和《哈利波特2:消失的密室》,賺到了第一桶金,卻把錢捐出來作成立奇幻文化藝術基金會的資金,建構台灣幻想文學環境。

  近年,朱學恆和他的基金會卻集中致力開發中文版的OOPS (http://www.myoops.org/)。這是一個以類似開放源碼方式生產課程內容的計劃,始於2004年年初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開放式課程內容作中譯,後來加入了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哈佛耶魯、英國劍橋、日本東京早稻田等多所一流大學的開放課程內容。該計劃的內容版權採取創用CC的「保留部分版權」方式處理,即基本上在非商業用途條件下,完全開放他人使用,甚至在引用原出處情況下開放讓人轉載。

  為什麼要這樣做?朱學恆說每一個訪問他的人一定這樣問他,一定有些目的吧!他雖不算大富之人,但三十歲前已算是個百萬富翁呵,他說他數年前來香港時,住的是半島酒店,這次來卻住在沙士爆發「零個案」那家酒店,省下來的錢都是為了搞中文版 OOPS 的理想。他說:「有些東西是金錢買不到的,那就不如免費吧!」對朱學恆來說,這東西就是知識,要做的事就是開放知識分享。

  中文版 OOPS 是這樣形容其服務的:「採用中英對照方式架設網站。任何網友發現有翻譯錯誤或是疏漏之處,都可以直接來信指正,我們會立即修改,我們希望透過讀者的參與和編輯,將網站的正確度更為提升。對於英文閱讀沒問題的使用者來說,我們提供的是一個中文介面、連線速度較快的平台。對於只能用中文閱讀的讀者來說,我們提供的是通往新知識的另一扇大門。」

港人不喜付出

  朱學恆是一位很有魅力的講員,他的發言強而有力是因為他完全相信並身體力行他在傳播的信念,令我想起美國前副總統戈爾的環保演說。他這次談的內容,由「業餘」者的潛力(但原來英文「amateur」這字來自法文,意思是「喜愛者」),至如何平衡商業價值與文明價值,使知識真正成為人類的共同財產,以及在Web 2.0世界中的新供求概念,即製造者與消費者角色互通而達至的「prosumer」等話題。

  至今,OOPS 已有超過二千多位義工,大部分在台灣和中國大陸,香港所知的只有四人,所以朱學恆常因到大陸講解 OOPS 而經港,卻鮮有真的來香港。然而,來自香港的 OOPS 使用者卻不少,排行全球前五名地區之內。見慣不怪,香港人就是這樣,對開放分享的東西,只知道或有興趣於免費取用 (take) 這方面,付出(give) 就可免則免了。

  我們的業界甚至普遍對開放源碼的概念也不完善,不少人以為只是免費、「不勞而獲」的意思。有位外籍開放源碼專家朋友對我說,早前獲邀向香港和內地的軟件業界介紹開放源碼和相關的使用授權條款,但那些業界人士只有興趣問他如何能取用人家的開放源碼,再把自己改寫的軟件版權收回來,變為「保留全部版權」的收費軟件,令那專家頗為沒趣。

  今時今日,自命為一個國際城市,不可以再抱這樣的態度了!有權利也有義務,所以,我們部分業界人士推動 CC,又向香港各界介紹 OOPS,就是為了要香港追上這世界大趨勢,不要再繼續短視和漠視國際社會責任。就以 OOPS而言,香港的學術界領導能否趕上麻省理工、哈佛等學府的開放態度和社會責任,容許學者、教授們把知識釋放出來?

政府可推動

  政府當局又能否以政策推動?其實是可以的。例如,在德國,頂尖的學校得享公共資源,就有義務和受規定要把課程內容開放,以惠及公眾,這才真的是德政。反過來考慮,香港的大學若然可以開放課程內容上網,則可與劍橋、耶魯等學府為伍、齊名,何樂而不為之?其實,除了 OOPS 之外,中國內地著名大學如清華,在政府支持下,已開展了類似的分享和翻譯計劃。大陸、台灣又在科技文化、文明方面,再次比香港走前了數年。

刊載於《信報財經新聞》2008年3月31日


Saturday, March 29, 2008

《e個世界》:為明天出計

本星期我在香港電台第二台《e個世界》(逢星期六下午六至八時)節目中,讀出以下錄音環節,題目是「為明天出計」,收聽
http://www.rthk.org.hk/rthk/radio2/eworld/clips/radio2_3431_73621_1217.asx

為明天出計

《為明天出計》(Innovating Future)是香港青年協會主辦的社會企業創業意念設計比賽,我是評判之一,十位入圍同學的計劃都做得很有心思!


Wednesday, March 26, 2008

Web 1.0 不死

Microsoft不久前宣布收購Yahoo!,很多人都議論紛紛。Yahoo!近年已勢不如前,還有什麼值得買的地方?似乎因為Google的興起,很多人都認為Yahoo!已經不能再有力與Google競爭,究竟這是事實還是「打落水狗」心理?

從幾方面比較Yahoo!與Google,其實Yahoo!仍然擁有很高客戶價值。先從與收入最直接有關的廣告看,無疑Google引起的以關鍵詞為本,以每個用戶按入計費的廣告方案,令Google豬籠入水,但從一開始Google引入這模式開始,Yahoo!已經緊隨其後,透過收購和自己開發,在相同的廣告模式的市場與Google分庭抗禮。

對客戶的效果當然是重要的比較指標之一,我有份參與的一家網站公司近月就曾透過Google和Yahoo!分別購買關鍵詞廣告。跟進結果後發現,來自Yahoo!的瀏覽比較有效,在坊間也曾有聽過類似的回應,究竟原因為何?

作為普通互聯網用戶,我也比較喜歡使用Google的搜尋器,感覺和也許實際上搜尋結果都似乎比較好,近來也開始因為Gmail的原因,多了使用Google Docs的網上文件處理軟件,但那些在旁邊的Sponsored links,你有按下去嗎?我自己除非「一不小心」,否則極少會按進,多看一眼也不會。

但我想Yahoo!的用戶會否有不同?Yahoo!提供的服務,或者說用戶使用的服務,仍然包括很多傳統入門網站的服務,例如新聞、財經、拍賣等,Google不一定有。即使一樣有的新聞功能,似乎Yahoo!的版本仍然叫人比較習慣。Yahoo!較強於內容相關的服務,籠統地說是較屬Web 1.0的,但Google就較強於Web 2.0式,用戶主導內容或行為的服務。(也許唯一例外是雅虎旗下的Flickr相片分享平台,雖然是收購回來的,始終比Google的Picasa網上相簿先入為主地流行。)

推論下去,有可能是Web 1.0服務裡的廣告效應其實較高,但Web 2.0服務裡的廣告則以量多取勝,所以總數加起來Google比較賺錢,結果我們應該賣廣告於Yahoo!,買Google的股票?未有足夠數據分析,不應作結論,但我覺得這方向的觀察,值得深入探討求證。

Yahoo! 成功在大眾化

另外一個近期的相關經驗,也令我印象深刻。二月時我協助一些團體辦了一個在天水圍向居民派發電影戲票的活動,要求參加者必需登上網站以電郵地址登記。結果,我們發現近四成的參加者電郵地址,竟然都是yahoo.com.hk或yahoo.com的,而使用Gmail的卻聊聊可數,這數量比例可說是相當驚人的,因為從我自己朋友的電郵地址中估計,至今使用Gmail的已遠比Yahoo!的甚至Hotmail的為多。

無意標籤天水圍居民,但始終有可能這觀察反映在專業和商業用戶中,尤其可能需要儲存量高的用戶,吸引了去Gmail一方,但普通家庭用戶包括學生,Yahoo!仍是首選,而且他們也必定仍是Yahoo!入門網站的目標用戶對象,也許這就可以解釋雅虎廣告服務成功理由,就是勝在「大眾化」。

那次我看著數以千計yahoo.com.hk的用戶地址,推算一下雅虎在這方面的市場佔有率,加上知道Yahoo!就是在一個小小香港市場就年賺過億的廣告收入,就明白到Microsoft要收購Yahoo!,不無道理。

刊載於《Hi Tech Weekly》2008年3月26日

Sunday, March 23, 2008

台選後記

台灣總統大選落幕,馬英九一如所料勝出,加上國民黨控制三分之二的國會,展望未來,台灣向前行會走向那裡?蜜月期相信很快便會完,馬總統的工作顯然立即展開,他也不會等5‧20的就職日,像他在選後記者會給人的印象,已經是務實的all business,與陳水扁的口水式說話方法不同,也正是選民所要求的改變。

選民要的是集中搞好經濟,馬提出的633政策目標,在於提高GDP增長、降低失業率和改善國民改入,這些都是很進取的競選承諾,要達到有一定壓力和難度,台灣要搞好經濟,有甚麼條件?像香港的經驗,要為中下層非知識型工人製造就業,旅遊帶動服務型經濟是較有效方法,台灣也要期望引進內地旅客刺激,但礙於政治問題,中國不會像對香港開放自由行般力度實行,恐怕對台支援會較慢。


台灣經濟轉型的一大問題,是其經濟結構中,有一個「大」但乏競爭力的農業,據說農民佔人口二成,但農業只佔GDP的百分之二,但因為這兩成選票誰敢不尊重農業?城市人認為農民只嚮受福利,實際上更大問題是農業拖累整體經濟轉型的社會代價。


但馬面對的首個挑戰,竟是陳政府搞出的「國庫空虛」,數以兆計的國債,陳政府向自己馬仔支持者分贓,其狼胎實令人難以置信,馬政府的最怕最差情況,乃一個已被分乾分淨的政府,無錢甚麼也難於推動。未來幾年,查民進黨貪腐的案件會很多,別說陳水扁,謝長廷都會有份。


那麼民進黨要多久才可能翻身?很多人都估計至少十年,或兩任政府。雖然還要看馬政府的表現,但民進黨已失去很多議席,資源比過去八年大減;民進黨並非沒有新血,但問題是要走什麼路線?台獨還有多少市場,又或者要如何修訂?民進黨抹黑馬英九選舉提議的「一中市場」,失敗了,人民對「一個中國」局部接受,「兩制」接受與否,是(一)名稱和下台階(面子)問題和更重要的(二)信心問題:對中國政府的信任;當然,很不容易達到。


幸好台灣手中仍有牌,而最好的一隻牌,叫做「民主」。

Saturday, March 22, 2008

台灣人的勝利‧香港人的光榮‧中國人的榜樣

台灣第四次一人一票民主選舉總統的一天,中午跟隨本地友人探訪馬英九競選總部。原來這總部很有玄機:位於中華路與愛國西路19號交界:「愛中華,愛19」,在國語19是英九的諧音!

這十幾層的大廈是附近最高的,在高層看下去,望向總統府,很有君臨天下的感覺,相信一定與馬英九夾過風水!在實際方面,地點向北一兩個街口外已是中央管轄區,由軍部而非警隊負責,如發生事故場面失控,重要人士只要近距離撤退就成。

與競選總部高層傾談,至中午二時左右他們似乎已經頗輕鬆,胸有成竹,對早上高投票率滿意,他們也有做票站調查,雖然沒透露詳情,但已在說:「贏百萬票以上才算贏!」

我們逗留個多小時後,我與朋友分頭,我先與香港政黨團朋友會合,首先去了拜關帝的行天宮票站看投票和開箱點票。這票站可從外向內面圍觀從玻璃窗望進去,傳媒有記者証更可以拍照,很開放喲!四時關閉投票,不過十分鐘就開箱點票,完全不像香港左點數右簽名,工作人員把票一張一張拿出來唱票,速度很快,旁人看也看不清,也不見像香港的選舉主任和代表候選人的監票員在旁,效率是有,但習慣香港制度的會覺得有點兒戲,但據說有必要可以覆點。

從那裡我們出發去馬總部,決定放棄謝長廷總部。五點前直達馬總部,已經有很多人聚集,我們迫到台前,看著電視螢幕點票數字,每過一個百萬,人群情緒更熱烈!馬蕭領先五十萬、一百萬、二百萬!最後贏廠221萬!連戰、吳伯雄、王金平一一現身發言,至馬、蕭出場,我們與他們近距離不足十五米,企了差不多四小時也值得的!雖然不是我們自己可投的票,但自由民主勝利,我們渴望,感同身受!

連戰說三年後就是中華民國立國一百年。一個中國是不要分裂,但中華民國也是中國的一部份,更代表了民主中國的百年發展進步,這不也是我們的中國嗎?吳伯雄發言像一個老爺爺感動落淚,號召團結,像台後標語:「從感恩出發,從謙卑做起」。馬英九說,今天是台灣人民的勝利,不是個人或黨的勝利,連香檳也不要開。他更感謝、專重對手,甚至承諾研究對手的政策建議,這種氣量,即使有點是政治所然,也是民主政治的後果。他唯一沒有感謝的反而是他的家人,但似乎並非一時忘記,應是有意低調處理有專業工作在身的第一夫人,和擁美籍而身份惹人非議的兩個女兒,也許不提她們反而是特別保護她們。

台灣的民主,更成熟了,這天完全和平渡過。馬總統是「香港人的第一個總統」,可惜香港政府不敢或不能恭賀和請他到訪,是香港這金絲雀之悲。的士司機多智慧,也會說,中國人同人同種,不用分裂,但要統一,請先民主多黨化,現在先不要急。

更多圖片

Friday, March 21, 2008

台灣決戰前夕

來了台觀戰,四年前來得太早,返港後兩粒子彈才改寫了結果,這次必要守到選舉天!本來是自由行,結果今晚也跟了香港幾個政黨來觀察的團友。

這兩天在台北,其實直至今晚到訪兩營造勢晚會才有些氣氛,今次感覺連戶外和捷運廣告都少了,對短訊的重視也不如前,反而網上視頻就多許多。聽說地下盤口已降至25萬票以下,甚至有人接受謝長廷勝,選情臨尾緊張起來。

還是民進黨選舉手法高明,把攻擊對手的議題慢慢升溫,谷到最後一分鐘以達最佳效果。失去民心的陳水扁真的差不多完全失蹤了,除了回台南老家幫忙外,根本消失了,把傷害減至最低。最後打出「逆轉勝」口號,極佳的rallying cry(號召),帶出從後趕上的希望。還有,「逆轉勝」的T-shirt好正,藍營的老土多了。

民進黨打人的招數是要你水洗都唔清,事實並不重要。(學了這裡說人家「奧步」,與奧運無關!大概意義是指抹黑,出古惑招。)謝長廷在晚會中鬧馬英九不停口,講人多過講自己。把「一中市場」講成大陸人到台灣搶去男人的工作,女人的老公,你國民黨愈解釋民進黨就愈打,你再講就是為共產黨講好話,死未!西藏問題更是中國政府與西藏人民送給民進黨的大禮。

第二,人家之前贏了國會控權,如今就說如果人家再嬴得總寶座,就「一黨獨大」,甚至「一黨獨霸」,但以前自己如是卻無問題。怎樣霸,不用解釋,總之選民求變,綠營就把藍營化成執政黨來打,彷彿忘了總統府裡現在那位是誰。

第三,最佳武器當然是馬英九那張綠卡,死纏爛打,其實說穿了是激發選民「你有我冇」的心態,又是階級予盾。但話說回來,馬英九也抵死,我是過來人,綠卡這些事不可能唔記得。還不要說有否誠信問題,馬實在有點鈍,事事屢次交待得拖泥帶水,難怪台灣人笑屬虎的馬真有點「馬馬虎虎」。中年小馬哥的瀟灑魅力已不及以前?

國民黨晚會在凱達格蘭大道舉行,馬英九沒有趕回台北,我們到時是市長郝龍斌站台;民進黨的在國父紀念館(真諷刺)旁的松山煙廠,我們最後半小時趕到,謝長廷正在發言。在人群中很難估計那邊多人些,但應各數以十萬計。前者中產為主,多身光頸靚者;後者比較基層,我走進人群中已吸了不少二手煙,有朋友說他覺得綠營支持者比較年青,但我覺得很難主觀判斷。而綠營場地販商多,從紀念品至各種食物,仲有人點香俾人拜,的確比較似嘉年華。

至今所見,台灣的民主是趨向成熟的,台灣人也愈來愈成熟地行使民主權利。一方面看,台灣能,香港怎會不能,但另一方面看,香港人也真的要向台灣人學習,不要井底蛙地笑人家的民主選了阿扁--始終好歹是自己揀的。希望台灣能再完成和平政黨輪替。

更多圖片

Thursday, March 20, 2008

人力供應國際化

提升競爭力關鍵
人力供應國際化

今年是美國大選年,民主黨希拉莉奧巴馬正在鬥得難為難解,加上正值發生次按風暴危機,就像克林頓在1992年競選時說過的一句「名言」-- 「It’s the economy, stupid!」 -- 「傻啦,就係經濟咁簡單!」,大概到最後選民的抉擇,都回歸至對誰的經濟政綱比較有信心。

但對於以矽谷地區為首的高科技企業而言,他們最關心,長年爭取的就是放寬輸入人才,具體來說就是增加H1-B簽證的數目。最近,Xerox執行長Abbe Mulcahy和太陽電腦執行長Jonathan Schwartz,在史丹福大學舉行的一個討論政治與經濟的論壇上,不約而同地再提出這個訴求。

H1-B是美國發給非移民身份的工人的簽證,以容許企業僱用外國人從事一些特別或專業的職位。根據美國法例,國會每年定出H1-B簽證數目的上限,近年這數字徘徊於十多萬左右。不難想像,本土工人即使是專業人士,不少也可能視這些外國人為競爭對手。制度上,簽證數目的決定以立法主導,政治化在所難免;加上近年因為反恐理由,美國政策傾向排外,所以科技業界的訴求一直未得進展。

回想自己在剛好20年前,1988年時,我也是以H1-B簽證在美國工作了3年,再依法申請綠卡永久居留權(後來在2002年放棄了),一共在美國高科技企業工作了差不多7年,才回流香港。還記得當年在大學碩士畢業後,在迪吉多電腦找到第一份工,公司就幫我申請這簽證;過程當中還要向勞工部證明在登報招聘後仍請不到本地人,才可以請我。

最近我在香港也探訪了一家本地的軟件公司,他們的生意和客戶大部份來自世界各地,所以有必要保持一個多元文化、語言、種族背景的工作團隊。該公司覺得,香港的引入外來專才的制度還是需時太長,往往要他們搞半年以上才成,尤其當他們要引入一些來自像中東、東歐、南美等地人才,需時更久,大大不利提升團隊的競爭力。他們需要這些外來人才,絕非因為他們的成本較低,而是因為他們的背景,能協助本地團隊完成外國客戶的項目。

美國企業也清楚知道,國際化人才供應是高科技產業引擎的燃料。不過,他們的訴求無助政客爭取更多選票,故惟有在這些政客爭取企業的政治捐獻時,盡力而為。香港自命國際城市,其實大有發展這些國際化項目管理及開發的能力和機會,不用萬事只顧北望神州,更要放眼全世界;政府實有需要全面檢討輸入人才政策。

刊載於《e-zone》2008年3月20日

Wednesday, March 19, 2008

源頭,不是源頭?

源頭,不是源頭?

網上流傳「疑似」照片事件終於靜了一些,回想事件中很多問題都被帶出來討論,如果當為學習機會其實是不錯的。其中一個在事件中出現,而令我思考的概念,就是「源頭」。

當日警方在拘捕第二位人士,懷疑他在電腦服務公司工作時,從事主的電腦把檔案抄出後留下來,指找到他已經是找到或非常接近源頭。從警方工作查案角度,大概並沒過分,但似乎有些網民卻反叛地以把新流出照片上網作回應,像是要說「源頭?又如何!」。加上在媒體要找最激的作報導,大有挑戰警權的味道。

但這真是多重的誤會。警方說源頭,相信沒有「以後不再有新相片出現」的意思,部份網民回應的確有點借題發揮。但當中最大的誤會是互聯網可以說是「沒有源頭的」。這就要從互聯網的歷史說起。

當年美國和蘇聯在太空及軍備上競賽,國防部的「高級研究項目組」(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 ARPA)早在1958年成立,研究「半自動地面環境」計劃,目標正是要建立全國首個電達網絡系統,這相信就是互聯網概念最早出現的背景:冷戰、軍事競賽等,而互聯網的設計目標,正是要面對敵人攻擊後,軍方和政府的網絡運作如何才能繼續下去?

互聯網打不死

因此,今天我們才會這樣形容早期互聯網的概念:如果即使有人把網上其中一個組織或個人的地點完全摧毀,也不影響所有其他網上各點依然聯繫?難怪結果我們把這東西稱為網絡、互聯網等。試想像一個真的網,假設每一個線與線的交界點就是一個節點(Node),若然有人把任何一個節點剪去,其他任何一點仍然可以沿著線走到任何另外一個節點。所以,整個網絡是不受影響,依然連線,這就是互聯的網,打不死的互聯網!

互聯網的分散式(Distributed)設計,不像一個階層式(Hierarchy)的設計,由一點起一層層散發出去,如果剪去任何一個節點,其下各層的枝節連著的節點,都會變得與其他部份分開了。故此,在概念上,可以說在互聯網上是沒有「源頭」的,互聯網也被稱為「網絡的網絡」(Network of networks),常言也說沒有任何單一政府、企業、機構擁有互聯網。

難怪一講「源頭」已經可說是有點「錯」了,無可避免地引發一連串誤會。但說到這裡,也許互聯網有識之士會指出我這「互聯網是平的」理論不盡是對的!那麼不對在那裡?互聯網的設計其實也並非完全沒有源頭的,例如域名管理系統(DNS)的多層根伺服器(Root server)系統,確是階層式的從一點開始,但這是局限於傳播更新域名資料方面的運作而已。

總之,源頭這概念,不太適合互聯網,加上內容在網上一旦散了出去,其實源頭不源頭,反正已收也收不回來,還重要嗎?

刊載於《Hi Tech Weekly》2008年3月19日

Tuesday, March 18, 2008

朱學恆︰Web 2.0、Creative Commons、開放原始碼理念開放式課程原型計劃


朱學恆︰Web 2.0、Creative Commons、開放原始碼理念開放式課程原型計劃
Lucifer Chu: Web 2.0, Creative Commons and the Opensource Opencourse Prototype System (OOPS)

Monday, March 17, 2008

How to start a successful Internet company?

I was asked by Prof Hugh Thomas to speak to his MBA class a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on "how to start a successful Internet company." I enjoyed the discussion with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 body with obviously a varied background. Here it my presentation:

推廣資訊科技操守教育

推廣資訊科技操守教育

上周周中筆者聯同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單仲偕和來自IT呼聲的業界人士,宣布發起「網樂R計劃」,目標是聯同資訊科技業界,推動資訊科技操守教育活動,以學生和青少年為主要對象,提升公眾對資訊科技操守的關注。

  R是代表英文字respect,而「網樂R計劃」(Project Net Respect)的核心理念是「尊重」,鼓勵大眾在使用資訊科技時,應保持對他人的尊重,是為自重。

五應五不應

  該計劃由香港互聯網協會發起,而全球互聯網的核心信念相信互聯網是屬於所有人的:為了促進互聯網穩步發展,必要維持互聯網的自由運作,讓這個平台對所有人開放,令大眾得以發揮創意。

  我們相信要保持互聯網的安全、可靠,要建基於網民的自律互信。互聯網協會(香港互聯網協會的全球總會)2007年向歐洲議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立場書明確指出:「人類行為無論在任何相交環境下應該沒有不同,如果我們開始分開各種環境處理,即我們也可能把權利分級。這是複雜和麻煩的,更可能是無意義和有反效果的。個人權利和引導我們行為的價值應該是簡單和清晰的。」

  所以,我們在此計劃中首先倡導一套《資訊科技使用者守則》,通用於互聯網及其他資訊及通訊科技,例如手提電話、無線科技等,希望用戶「保持行為正直、可敬、誠實、公平和合法」,包括「五應五不應」:

  1. 不應損害他人,應當體諒及尊重他人;
  2. 不應偷竊,亦不應作惡意及不誠實行為;
  3. 不應侮辱他人,尤其不應作性別及種族歧視、仇恨、暴力及剝削行為;
  4. 不應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窺探他人的電腦檔案或闖進他人的系統;
  5. 不應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取用他人的資源;
  6. 應當恰當管理並及時改善系統和資料保安;
  7. 應當尊重知識產權;
  8. 應當尊重他人的私隱及個人資料;
  9. 應當尊重自由和平等的理念,亦應包容他人;
  10. 應當貢獻社會,作出任何行為前,包括編寫或執行程式,應當考慮對社會的影響。

  這十點的目的不止於保障用戶自己和守法,更是為了彰顯保護互聯網,人人有責,亦要互相包容,可見於第3、9、10三點。這草擬本參考了多個國際組織自九十年代起發表有關使用電腦的行為守則,包括電腦倫理學院(美國智庫組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計算機學會等,再因應互聯網社群和時代變遷而提出。我們即將舉行業界圓桌會議,以落實守則。

  計劃第二部分是推廣這守則,例如把以守則為主題的海報等發送至全港各區的中小學、各大專院校,以及各區青少年中心、網吧等地點,向青少年推廣;至於面對廣大電腦用家,我們會推動電腦生產、經銷商和零售商戶參與,把印有守則的標籤張貼於產品,或在店舖擺放有關的宣傳品,向消費者傳達資訊科技操守的訊息。

教育界積極回應

  計劃第三部分是教育,包括一系列「網絡操守、法例及保安講座」,單仲偕已向全港中小學發信,目標是聯同資訊科技業界代表,在本學年到各區中小學,向學生、家長和教師宣揚網絡操守的概念,並加深對互聯網法例及保安問題的認識。計劃已得到教育界積極的回應,現已經收到超過六十間學校回覆,有意協辦講座。這方面工作量大,希望業界人士與我們聯絡,加入義工行列。

  集合倡導、推廣及教育,希望香港的資訊及通訊科技用戶和業界都出一分力,化危為機。

刊載於《信報財經新聞》2008年3月17日

Sunday, March 16, 2008

香港公開大學校友講座

今午為香港公開大學的「校友聯講」主講了「互聯網的挑戰與機遇」,為網上流傳照片事件,算是作個小結。Powerpoint在這裡:

Saturday, March 15, 2008

《e個世界》:網樂R計劃

本星期我在香港電台第二台《e個世界》(逢星期六下午六至八時)節目中,讀出以下錄音環節,題目是「網樂R計劃」,收聽

Friday, March 14, 2008

你「登」咗未?

IT 選民登記,你「登」咗未?你都快D响5月16日前,登記做IT選民啦!

IT選民登記專題網站

新聞稿
網絡攻勢推動IT界選民登記

(2008年3月14日‧香港) 為鼓勵更多合資格的IT界人士於五月十六日前登記為IT界選民,立法會議員(資訊科技界)單仲偕,聯同莫乃光等多名IT界選委成員,今天於IT界人士活躍熱點 - 鰂魚涌太古坊舉行啟動儀式,展開IT選民登記工作,並啟播一段專門為IT選民登記而攝製的短片。

「我感謝業內近三十多位領袖人物支持和參與拍攝短片,向IT界和網絡社群宣傳選民登記。短片共分為數段,每星期透過電郵、上載至Youtube及IT選民登記專用網頁上推出一段。」單仲偕說。

「我們期望短片可為IT界的朋友帶來新鮮感,吸引更多IT人登記做選民。除了短片以外,我們還會安排探訪IT企業和相關機構,並在其他IT人士的活躍熱點如﹕數碼港、灣仔和九龍塘等設立選民登記站,講解登記做IT選民所需的步驟和資格。」IT界選委莫乃光補充。

IT選民登記專用網頁http://www.sinchungkai.org.hk/ITVoter
更多圖片

Wednesday, March 12, 2008

史丹福醫院行政總裁來訪

史丹福醫院行政總裁Martha Marsh與她的三位同事,到訪香港,我來台灣的好友何薇玲作東,過了一個快樂晚上!

宣佈「網樂R計劃」

今天我和單仲偕IT呼聲一齊宣佈發起「網樂R計劃」(Project Net Respect),推廣資訊科技操守。

新聞稿
發起「網樂R計劃」 推廣資訊科技操守

(二零零八年三月十二日‧香港)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單仲偕、香港互聯網協會主席莫乃光、IT呼聲宣布發起「網樂R計劃」(Project Net Respect),聯同資訊科技業界人士,携手推動資訊科技操守教育活動。透過與資訊科技企業及商戶、教育及青少年團體合作,「網樂R計劃」將以學生和青少年為主要對像,提昇公眾對資訊科技操守的關注。

單仲偕表示,「網樂R計劃」的核心理念是「尊重」,希望透過一系列的活動,鼓勵大眾在使用資訊科技時,應保持對他人的尊重。計劃的主要項目之一,是推廣由香港互聯網協會所倡議的《資訊科技使用者守則》。

香港互聯網協會主席莫乃光解釋:「互聯網協會相信互聯網屬於所有人。我們努力促進互聯網穩步發展,維持互聯網的運作;讓這個平台對所有人開放,令大眾得以發揮創意。我們相信要保持互聯網的服裝安全、可靠,是建基於網民的自律互信。這一套《資訊科技使用者守則》不但適用於互聯網,亦適用於其他資訊及通訊科技,例如手提電話、無線科技等,希望所有使用者都能夠為自己行為負責、對他人保持尊重。」

莫乃光表示,他參考了多個國際組織於九十年代發表有關使用電腦的行為守則,包括美國智庫組織Computer Ethics Institute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計算機學會(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等,再因應互聯網社群和時代變遷,草擬了《資訊科技使用者守則》。

「我們將會印製以《資訊科技使用者守則》為主題的海報和滑鼠墊,發送至全港各區的中小學,以及各大專院校,鼓勵他們把海報和滑鼠墊張貼或放置於校舍和電腦室,向學生推廣這套守則。考慮到青少年的活動範圍,我們也準備將這些宣傳品送往各區青少年中心、網吧等地點,希望青少年更容易接觸到《資訊科技使用者守則》。」單仲偕說。

莫乃光補充,是項計劃的對像也包括廣大電腦用家。他們會推動電腦生產和經銷商積極參與,把印有《資訊科技使用者守則》的標籤張貼於電腦主機;也會聯絡電腦用品零售商戶,在店舖擺放有關的宣傳品,向消費者傳達資訊科技操守的訊息。

此外,「網樂R計劃」同時包括一系列「網絡操守、法例及保安講座」。單仲偕將會聯同資訊科技業界代表,於本學年到各區中小學,向學生、家長和教師宣揚網絡操守的概念,並加深對互聯網法例及保安問題的認識。

IT 呼聲成員方保僑指出:「今時今日,網上活動已經成為青少年生活的一部份,由學校指派的作業,以至朋友之間的溝通,都使用到互聨網。然而,很多人都不認識適用於互聯網的法例,可能誤墮法網。教師需要深入瞭解,方可迎接網絡世界的教育新挑戰。」

來自資訊保安專業的IT 呼聲成員宋德嘉補充:「不少家長和教師都關注青少年在網上的行為和網絡保安問題,但往往感到無從入手。我們期望藉著今次活動,向他們講解有關網絡保安和管理的相關科技,令青少年正確使用互聯網。」

單仲偕表示「網樂R計劃」得到教育界積極的回應,自計劃開始至今已經收到超過四十間學校回覆,有意協辦「網絡操守、法例及保安講座」講座。

資訊科技使用者守則(草擬)(pdf)
更多圖片
下午社聯舉辦了「健康使用互聯網圓桌會議」,由社褔界、教育界和資訊科技界人士分享關注,我代表香港互聯網協會參加,介紹了「網樂R計劃」,也分享了在國際化方面參加互聯網管治論壇,成立「線上兒童安全」的動態聯盟的經驗,希望加強國際交流。

數碼旅客中心助拓旅業

數碼旅客中心助拓旅業

近幾個月與朋友開始行山,我們一隊七人個多星期前參加了綠色力量主辦的環島行。完成了二十五公里的行程,感覺良好,大家已經在談下一次的目標要調高了。行山的確是香港獨有活動,在城市環境近距離內已經有這麼多風景美麗的各大小路徑,是世上各大小城市少見的。難怪我認識的人當中,尤其是從外地到香港工作和居住的,很多都愛上了行山。

環島行路徑中間有一大段是沿著大潭水塘的引水道的平路,我和隊友難得悠閒地走著,天南地北地傾談也是一樂,談到行山這活動,我們都覺得非常值得進一步向遊客推廣,但香港的旅遊發展局近年問題多多,也對生態和自然環境相關的旅遊項目,相對在推廣上不大感興趣似的。內地來港的旅客只對購物和迪士尼有興趣嗎?但筆者認識在港工作的內地人中也有不少樂於行山者。

從推廣行山活動,我們又談某旅發局被批評為「大花筒」,應該如何更有效益地推廣香港,為旅客提升在港的體驗。的確,花錢多並不一定有結果,用得其所的話很少錢也可以回報更多,但用公家資源的機構往往好大喜功,對受眾真正需要希望不了解,卻不求甚解,特別像旅遊推廣這些事情,經濟不好時最好花錢宣傳、刺激,受政策優惠和經濟好時自然會好,但卻再花更多的錢,結果搞成這樣。

反而,我們三個臭皮丈,在引水道旁邊卻想出一個好主意。我們自己到海外旅遊時最需要找的是什麼?對愈來愈多人來說,是找個地方上網,查一查電郵戶口,除非是商務出差,不一定會帶著筆記本電腦,有的也多數不會帶著在街上走,不是所有人都帶著Blackberry漫遊上網,如果旅發局可以在各區內設立上網站,放幾部電腦借給旅客使用多好?

當然有些簡單的問題要解決,例如不希望這些電腦給本地人霸佔使用,但這個問題相信不太嚴重,可以管理得到,最大問題是近年旅發局似乎把一些地區旅客資訊中心都取銷了,但我認為如果把這些中心保留,甚至擴展到更多地區,才是真正改善旅客體驗的好方法,提供電腦給旅客免費借用上網只是其中一部份。

這些中心還可以有什麼作用?近年旅發局也開發了一些無線資訊應用,但有多少海外用戶會在來港前或在酒店出門前預先下載?各區的「數碼化」旅客中心可以用作推廣這些無線資訊應用和香港旅遊網站的渠道,加上不久的將來香港政府會推出GovWiFi的政府場地免費無線上網服務,外來旅客也是使用者對象之一,如果有這些數碼旅客中心提供配合支援,對旅客用戶必定幫助很大。

數碼旅客中心還可以有利支援本土經濟。我相信,這種中心不一定要開設在最多遊客的旅遊點,例如山頂、海洋公園這些地方,卻應該設於像灣仔、上環、深水這些地方,遊客在上環參觀海味區,在深水埗行電腦商場和鴨遼街,如果可以在數碼旅客中心停一停,除了上一上網,也可以獲得當區的吃喝購物遊玩資訊和優惠卷,這不是對本土經濟有效的支持?旅發局也可以與當地區議會合作,更直接地和適合本區需要地提供這些資訊。又是一個滑鼠與磚頭,Click and Brick配合的好例子。

刊載於《Hi Tech Weekly》2008年3月12日

Tuesday, March 11, 2008

有線Anywhere睇奧運

有線電視得到今年北京奧運的新媒體獨家傳播權,我應邀出席他們今天的記者會,並會為他們舉辦的網頁設計比賽的評判。

香港已有五百萬互聯網用戶,他們平均上網時間也是全球最長之一,相信有線今次網上免費直播會吸引不少用戶在電腦或手機上觀看,因為真的比較方便,我也很喜歡一面在電腦工作,一面同時打開一個視窗「睇電視」,加上全城Wi-fi上網覆蓋愈來愈多,應該會受用戶歡迎!

有線播放2008北京奧運新媒體記者會video
有線電視 - 2008北京奧運指定新媒體網站

向IVE學生介紹IT專業

今天又再一次為香港電腦學會Youth Club摩利臣山IVE為資訊科技學生講一下IT專業與事業,希望他們可以成為我們行業所需的生力軍!

Monday, March 10, 2008

電子醫療發展機會無限

電子醫療發展機會無限

  上周筆者在此欄評論香港2008至2009財政預算案,當中提至基本工程儲備基金之中的電腦化計劃的預算開支為183億元,實為18.3億元,也許是筆者過分樂觀,一時亢奮多看了一個零,抱歉。

  不過,政府在資訊科技的開支,的確有增加的地方,至顯著的應該是在醫療電子化方面,例如今年在政府向醫院管理局的撥款中,已經爭取多年的第三代臨床醫療管理系統(CMS3)的開發得以落實,在此第一期的撥款達7.8億元,包括用於應用架構平台設計、各部門系統重整,例如化驗、藥劑、放射和「無菲林醫院」等,以及其他基本臨床醫療管理系統功能的開發,例如護理人員使用的系統,和臨床醫療決定支援系統及工作流程支援。其中過去以護理人員的工作流程自動化比較醫生的落後,在這次系統提升中,將可能是得益較大的。

  除了CMS3之外,政府也為「電子醫療病歷互聯試驗計劃之公私營醫療合作計劃」(PPI-ePR)再增撥800萬元,把這個讓市民授權同意下,可以將其在醫管局系統內的電子醫療病歷容許其私家醫生或醫院查閱的試驗計劃,進一步推廣;再長遠而言,政府支持發展市民的電子健康紀錄(eHR),醫管局今年亦得到200萬元作先導研究。

政策確認地位

  政府即將推出就香港未來的醫療架構的改革諮詢,在政策上已確認了資訊科技應用在未來架構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全城市民電子健康紀錄的系統佔有核心位置,當然另一個原因是香港其實至今在醫療電子化的發展,已被公認為比全球任何地區國家都做得更好效益、更經濟,所以未來在香港醫療改革大氣候下,加上中國內地醫療系統管理相對落後,香港在電子醫療方面的內、外發展機會實在無限。

  的而且確,政府對醫療電子化的支持是整份財政預算案中最令資訊科技界鼓舞之處,其他部分就明顯不及了。上周五筆者聯同立法會資訊科技界別議員單仲偕和多個界別內的商會和專業學會,合辦了一個財政預算案論壇,單議員再三要求政府各部門採納Web 2.0技術和應用,更特別指出其實在政府部門之間也存在嚴重的數碼鴻溝問題,有些懂得資訊科技的部門,的確做得很好,新發展及大型計劃接踵而來,但別的部門就依然故我,改善也很慢,說出來這狀況其實很明顯,不容否認,要改變的話,政府上層要以新思維主導行動。

業界關注數碼鴻溝

  論壇上各位發言也就業界的不少問題作出了很好的分析,例如在民間的數碼鴻溝方面,處理的政策有兩大問題,首先,數碼應用包括電腦和互聯網等,仍被當作是有就最好,但非必要(nice to have),所以政府只肯再花錢開數碼中心這些早已證實作用有限的「門面工夫」,但是就不肯把互聯網接駁費納入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下的基本生活開支項目。試問如果平安鐘算是老人家必需,我們可否同意電腦和互聯網是兒童學習未來生活必需?若是的話,叫孩子離家借電腦和上網,豈非相同於要長者有事時跑出街去到全港僅十幾個中心去按平安鐘,同樣的荒謬、離譜和不能接受?

  第二個問題,就是今時今日的數碼鴻溝,已非單止於有沒有電腦硬件軟件的問題,就像近期網上照片事件可見,使用電腦和網絡的年輕人已佔大多數,但就是他們也未必懂得適當地使用這些工具,這即是再說,數碼中心無助於事,須把資源下放予各地區機構,目標為本地開辦真正就各階層需要而設計的項目。

  其他與會人士也就預算案對資訊科技教育、電腦網絡保安等問題的處理發表了不少寶貴意見,有機會再詳細分享。

  以一位朋友的說法作總結:香港是一家五星大酒店,但我們是否已經做了我們所必要的維修和發展,保持這酒店的五星評級,還是已經漸漸地跌至四星,甚至三星?

刊載於《信報財經新聞》2008年3月10日

Saturday, March 08, 2008

杏林「華山大會」

香港醫學會的資訊科技委員會的主席何仲平醫生主辦了「華山大會」,集合了杏林IT人,包括香港醫學會、醫院管理局資訊及軟件行業商會eHealth Consortium香港電腦學會 醫療信息科技分部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香港貨品編碼協會等的代表,分享最新發展。何醫生希望每年可「華山論劍」一次,我亦希望明年這活動可得到更廣泛參與!

《e個世界》: Wikileaks

本星期我在香港電台第二台《e個世界》(逢星期六下午六至八時)節目中,讀出以下錄音環節,題目是「Wikileaks」,收聽

Wikileaks
《亞洲週刊》網絡深喉效應匿名爆料風暴

Wednesday, March 05, 2008

保護電子私隱非易事

保護電子私隱非易事

上星期跟隨了我兩年的手提筆記本電腦突然不能起機,我根據電腦顯示的指示,找來了原本的操作系統光碟來起機,但也無法成功把電腦回復至操作狀態,忽然之間,感覺似要面對陳冠希曾經要面對的問題,就是要把電腦交給人家修理。

之前數星期常被問及用戶若要把電腦交給別人維修,要怎樣怎樣自保,例如把重要檔案備份,清除等等,但事實上,原來往往要把電腦拿去修理時,用戶自己根本已經無法控制這部電腦,這時才要把重要檔案收起來已不可能,除非把整個硬盤拿走,但拿去又修理什麼?

身處其境,才真正感受到這種無奈,就像病人昏迷後交在醫生手上,說什麼私隱也無用,只能完全交出信任。幸好,我的電腦真的沒有任何「疑似」照片,自己和別人的都沒有,而且家人有做與電腦維修相關工作的,可以代我親身把電腦帶去修理者那裡,在他在場下給維修人員檢查,才可放心。

沒有了手提筆記本電腦,真的像無帶腦出街一樣,突然要取出後備方案,包括改用其他電腦,和計劃購買新機,都令人因為工作習慣突然改變而感到有點不安,難怪有時當事人真的不會把保護自己的資料私隱放在最重要地位。不過,即使用戶真的在場才讓別人修理電腦,普通用戶也有可能不知道人家在做什麼,所以也難保百分百安全。

這又可怎辦?雖然可能對一般「普通人」來說,有人針對他們要抄去他們的資料風險當然比名人低,但自己應該對自己放在電腦的資料最清楚(應該來說,希望真的如是),也可自己評估決定應否拿去別人手上修理。的確,有可能電腦裡只有孩子的功課,並不重要,但也很可能存有個人資料,例如寫給銀行的信件的檔案也許藏有身份證號碼、銀行或信用卡號碼等,可能連機主也記不得了,所以,用戶自己要做定期自我評估,或清除不須要存在的私人資料。

業界自律任重道遠

在「艷照門」事件發生後,有業界人士建議透過電腦零售和維修公司的商會為行業成立守則,這是值得支持的、但當然行內這類型公司很多,不少是幾人小公司甚至個體戶,商會推動是好事,但效果可能有限。因監管並不容易,自律也不是易事,與很多行業的自我監管守則一樣,希望不會只為開頭的公關目的,要持續盡力作出可量度的效果才是。當然電腦維修服務公司也必須清楚理解,自己公司與員工無論在那一環出了問題,在未授權下、在維修必須以外或完成之後,保存用戶資料,有可能會像這次案件中的第二位被告一樣負上刑責,故絕對不要以身試法。

不過,始終最後把關的,都是消費者本身,故消費者教育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在電腦和互聯網普及的大環境之下,這工作更艱巨和更迫切。而且這教育不是限制於電腦維修引發出的問題,整體關於香港電腦和互聯網保安的問題很多,以往政府和業界在這方面的投入是比較被動和不連貫的。若然這次事件可以令整個社會對資訊科技的安全意識和自保能力提高,才是轉危為機。我相信也知道,末來短期內會有更多好的建議提出來,希望能得到政府、業界和社會各界協力支持。

刊載於《Hi Tech Weekly》2008年3月5日

Tuesday, March 04, 2008

HKCS ISSID討論會

香港電腦學會的資訊保安專題小組今晚舉行了一個有關近期網上流傳照片事件的討論會,各位講者的意見令我獲益良多,尤其是杜嘉敏律師的分析。

Monday, March 03, 2008

香港分到些什麼?

香港分到些什麼?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上周宣布他任內的首份財政預算案。忽然全城都似在計算自己分得到些什麼似的,但大家又是否忘記了要問一問:究竟香港又分到些什麼?

  「還富於民」的確很難會有太多人反對,除非是有些人覺得自己分到的不及別人,但政府除了有責任在這方面公平分配之外,也有責任和必須為這批盈餘作出對香港未來最佳的投資,在這方面,這份財政預算案就差強人意了。

   在預算案演辭「強化支柱產業」部分,曾司長提及了旅遊會展、商貿金融、航空和運輸行業,這些都是政府政策一向支持、社會公認對香港經濟最重要的產業;但演辭中「開拓新市場」部分,只簡短提及創意經濟、參與上海世界博覽會,以及酒類貿易和集散業務,真的很「單薄」,難道香港經濟需要發展的就只有這些?

尋找創意產業新方向

  當然,其實創意經濟包含的範圍很廣,演辭中說「本港有超過十七萬人從事創意產業工作,每年業界總增值額超過530億元」、「創意經濟的潛力非常龐大,不過,要加快和繼續壯大創意經濟的發展,我們就必須向外拓展,擴大市場。因此,向海外及內地推廣我們在創意產業的成就及品牌,至為重要」。但創意經濟發展面對的問題,又何止於要搞對外宣傳?

  香港的創意經濟的定位、發展環境、文化、人才供應、產業結構、融資環境、政府支援和社會認知,搞了這麼多年也無大改善,司長演辭中重申行政長官去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過要加快發展「香港創意新方向」,究竟做過些什麼?

  至於預算案中直接有關資訊科技的提及,只有在個別地區設立地區數碼中心,並「邀請商界提供技術及軟硬件的支援,並會聯同社區組織,管理日常運作」,以縮窄數碼鴻溝和協助他們融入資訊社會。然而,這些數碼中心以往亦有成立,往往使用率不足或管理不善,顯然這些公共設施並非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

  與其花費資源中央主導地設立中心,何不把資源投放在如「數碼共融基金」,以更穩定及更多的資源支持各區機構自發性地提出,為各有需要的階層設計最適合的項目?筆者與其他業界代表亦曾建議以廣播及電訊牌照收益固定比率注入這基金和把互聯網接駁費納入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下的基本生活開支項目之一,這些對問題更直接的支援方法,政府卻不接納。

   在人才培訓和支援研究開發方面,預算案建議由2009至2010學年開始,逐步增加八百個研究院研究課程的公帑資助學額,涉及的額外開支每年約3億元;另外,預算案建議一次過撥款180億元設立研究基金,基金及其投資收益取代目前政府每年撥給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研究資助局的經費外,部分款項亦將用以支持適當的特定主題研究,目的是為院校研究工作提供更穩定支援。這些建議雖可能有助在學界的研發活動,但筆者與業界代表早前建議為科技企業提供如科研活動雙倍扣稅等優惠,以推動企業研發投資,卻未見得到政府正視。

理財原則須檢討

  預算案對資訊科技界,的確有些好消息。基本工程儲備基金之中的電腦化計劃的預算將增加至18.3億元。新增的電腦化計劃項目包括教育局的學校管理系統、衞生署的傳染病資訊系統等。換句話說,業界之中有參與政府資訊科技工程的公司,未來的生意應該不錯,政府加快開發和提升電腦化服務,也可以改善對市民的服務。

  不過,預算案沒有為業界的基本條件改善作足夠的投資,而這些投資所需僅是以上數以億計的數目的1%之比例而已,例如以約1500萬元持續支援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的運作,以及為香港成立和執行網絡事故監察機制,擴大「持續進修基金」適用範圍包括資訊科技相關課程等。

  錢花在有用的地方,不用很多也可以很有效果;也有一些需要大量投資的地方,以往沒有足夠盈餘、沒錢時無話可說,現在有盈餘時又把錢全都派光,這種理財原則有必要檢討。

  在整體施政政策方面,沒有足夠投資於新發展方向的進步發展觀是什麼,香港未來的發展可以倚靠什麼?

刊載於《信報財經新聞》2008年3月3日

Sunday, March 02, 2008

華仁一家訪問

謝謝華仁一家Facebook groupSam Wong,為我做了一個訪問,Sam真是個有心人:
《香港2.0》 作者莫乃光先生專訪
http://samlhwong.spaces.live.com/blog/cns!DFEEA64A1D5CBEE1!415.entry

Saturday, March 01, 2008

《e個世界》:財政預算案

本星期我在香港電台第二台《e個世界》(逢星期六下午六至八時)節目中,讀出以下錄音環節,題目是「財政預算案」,收聽

《但願人長久》

公共專業聯盟今晚首次舉行新春電影欣賞晚會,《但願人長久》是朱家宏導演2006年的得獎作品。

圖片

完成環島行!

今天我和朋友們的隊伍完成了環島行25公里,我的第一次,算是一個小小的征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