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31, 2007

從台灣經濟看香港社會資本發展

從台灣經濟看香港社會資本發展

  日前在台灣參與「城市數位論壇」,除了台北外也首次到訪高雄。這次令筆者印象最深刻的是,「景氣低迷」、「減薪」、「人力精簡」、「迫休無薪假」、「共體時艱」等詞語,都透過傳媒重現眼前,比起香港出現的購物熱潮和澳門的「迫爆」情況,直是兩個世界和時空似的。

  台灣經濟有多壞?台灣《蘋果日報》報道,根據經濟部公司登記統計,住宿及餐飲業者數目由六年前一萬七千多家跌至今年10月的僅六千多家,差不多是少了三分之二!大型酒樓的宴會生意過去一年就少了一半,豐田汽車銷售量今年下降了一成多,是二十年最差的,連捷運系統廣告合約招標也流標過十次仍無法批出,要把承租合約由四年減半。

  然而,從市面所見,雖然看不見有像港澳般的瘋狂假日消費狂潮,但也實在觀察不到有怨氣,也沒有人因為貧窮理由示威,連要求減收車費的行動也見不到,當然這不會是因為台灣人不善於以抗爭方式表達不滿,而是令人立刻聯想到,台灣的貧富懸殊問題沒有香港嚴重和安全網比較完善。事實上,民進黨的確在福利政策方面投放較大,在電影院開場前播放的是正面宣傳給農民、傷殘人士的福利金的廣告,而非像香港的電視上那些警告不要濫用綜援的反面宣傳。在這角度看,即使政局紛亂,社會卻真的反而比較和諧,這也正是民主的穩定性的體現。

祥和社會要素

  台大副教授杜震華在台灣《蘋果日報》專欄列舉世界銀行最近的資料,比較最低收入20%家庭所得比重。各先進國家中以日本最高,達到10.6%,美國是 5.4%屬最差之一;香港(5.3%)、新加坡(5.0%)和中國(4.3%)則更差,而台灣的6.7%雖然在二十幾年來持續下降,但仍比香港等好得多。所以,在政策方面,香港應與日、南韓(7.9%)、台灣等地研究比較,因為這些地方的福利和重分配制度不顯著,但弱勢民眾競爭力卻相對佳。

  香港的經濟以金融業主導,配合相對成熟的服務業;台灣則仍以製造業主導,並加上南部地區的農業經濟。台灣的政治和經濟問題複雜,在全球化挑戰下,面對的困難更必定比香港多,但在創新科技研發能力方面,台灣政策支持卻勝於香港,經濟也較多元化;港台兩地同樣面對全球一體化的壓力,如何可以做到不只單看目前而可持續地發展,充分發展和利用人力資本,應是政策首要重點。

  杜教授文中提出,「如果有一天,每一個農民家庭都能夠用網路來找到國內外買主銷售農產,每一個擁有技術的年輕人都可以在東亞地區,利用發達的電子和交通網絡找到自己的適當工作,每一個體力勞工都可以上網找到適當的長短期就業機會」,「祥和社會」方可存在。

定下具體目標

  剛好香港政府推出「2008年數碼21」資訊科技策略,成立專責小組,推動弱勢社群及中小企業使用資訊科技,研究協助這類家庭,包括提供已復修的舊電腦、接駁寬頻服務等。不過,除此之外,港府必須要更具體、更快速地推動「科技扶弱」,也要更目標為本,為以上提出的協助接入的政策,制定與發展弱勢社群能力資本相關的具體目標,即是要考慮到,當這些家庭擁有了硬件和技能之後又怎樣,然後再切實執行政策,尋求達到構建社會資本的目標。

  香港現在的經濟大好,一片歌舞昇平,但執政者與社會整體真的要居安思危,不能只倚賴金融業單線發展,更不能恃着能倚靠中央政策支持,便笑看台灣不識時務;兩岸政治未來多變,現在台灣的鐘擺可能已差不多到極點,其實台灣各界似乎大多相信,無論明年總統選舉結果怎樣,政治對抗怎也不會比目前更差,三通也不遠矣。

  相反,中央對香港仁至義盡地支持了十多年,加上中國奧運年後經濟可能調整的危機,我們要小心我們的鐘擺已到了另一邊的極點!在此為新年祝願,希望香港的執政與民間各界,利用現在好環境的時機,快速發展新的社會資本和更多元化的競爭力,為下個寒冬的來臨作準備。

刊載於《信報財經新聞》2007年12月31日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