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pril 28, 2007

從幾部電影到英雄的道德勇氣

終於在飛機上看了戈爾的「絕望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這部片以戈爾的個人經歷,加上他的政治家口才,流暢的表達手法,感染力強而不說教,的確是同類紀錄片之中最真最好的,而且導演和戈爾也特別強調觀眾能如何參與對抗地球氣候變化,真是人人都必定要至少看一遍的必修教材。在來回兩程長途機還看了三部“B”字頭單字片,以及「無間道風雲」("The Departed"),後者的確麻麻地而已,不值金像獎如此推崇。

三部"B"字頭單字片,是「巴別塔」("Babel")、"Borat""Bobby"。「巴別塔」把幾個不同文化裡的人的不同故事,串連起來的敘事手法很好,幾個故事和主角中反而以大明星Brad PittCate Blanchett的一條線最弱,日本故事線卻是最引人入勝的,役所廣司菊地含蓄而大膽的角色演繹,那壓抑感正是最日本的一面。"Borat"是美式無厘頭,不知算是嘲笑中亞小國還是借以自嘲,總之不看也罷。

"Bobby"是我因事忙而未能在香港電影節如期觀看的影片,想看是因為Bobby本人,即羅拔甘迺迪(Robert Francis Kennedy,RFK),是我大學時期的偶像,在很多人的心中,Bobby代表了純真、平等、希望,從他在哥哥約翰甘迺狄迪總統任內當司法部長時打擊黑社會的勇氣,支持黑人爭取平等運動,至後來在哥哥被刺後選參議院,關注貧窮等社會不公,和反對越戰,Bobby代表了當時新一代理想和希望,他在1968年參選總統時在洛杉磯遇刺,也標誌了一個希望的幻滅,沒有Bobby就有了尼克遜和水門事件,想起Bobby就等於問"What if?"

電影以1968年6月4日至次日凌辰(羅拔甘迺狄迪遇剌時候)在事發地點Ambassador Hotel的不同的人在一天之內多個故事串成,不算是傑作,但也有部份出色演出,如莎朗史東演的化裝阿嬸,但穿插在故事中的紀錄片段,讓我們重溫RFK和那個年代,才是最令人回味的,或者讓新一代認識他,也很有意義。有趣但其實令人傷心的是,若然把片中紀錄片段之中羅拔甘迺狄迪講話中提及的「越南」改為「伊拉克」,以及其他講及有關貧窮和種族問題的,現在與差不多四十年前沒有兩樣。

剛好在New Statesman雜誌讀到英國政客Gordon Brown新書的節錄,以"Bobby: My moral beacon"為題,指羅拔甘迺迪對付貧窮問題的勇氣,是影響他和世人的重要英雄之一。朋友與我討論,我們都覺得中國人是沒有真英雄(hero)的,中文的英雄是威風的大人物,英文的"hero"是感染他人為更高的理想作戰,改變世界的道德指標,理想主義的浪漫象徵者;中國人文化相信、依附、服從權貴,自然只有強權,沒有hero。就算是孫中山,後期也只會妥協,沒有甘迺迪、馬丁路德金、甘地等真正「先死而後矣」,而今天常常掛此語於口邊者都僅是講講而已;孫被舉為國父,不少程度上只因為他殺傷力低,當權者才搬他出來。

中國人,何時才可以拿出像戈爾和羅拔甘迺迪這些人的道德勇氣,作真正的領袖、真正的英雄,改變我們的下一代?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