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15, 2006

香港電子病歷系統先進

香港電子病歷系統先進

  筆者上周在醫院管理局研討大會中,主持了有關電子健康紀錄的部分。在香港醫療系統改革的背景下,病人健康紀錄電子化,正是改善公私營醫療系統失衡的重要一步。事實上,醫療服務電子化,正是全球資訊科技熱點之一。

  筆者兩周前在美國德州奧斯汀參加了兩年一度的資訊科技世界會議(World Congress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二千多名來至世界各地的代表雲集,討論主題之一正是電子醫療,其中最令人難忘的,是法國大賽七次勇奪冠軍的單車運動員岩士唐(Lance Armstrong)的發言。

世界最大

  1996年,二十五歲的岩士唐已經是世界一流的單車手,但卻發現患了癌症,他倚靠堅強的意志和有效的支持系統,不單成功康復,更在19992005年的法國大賽奪冠。今天,岩士唐成立了以他為名的基金會,標語是Live Strong,為癌症病人提供支援,不久之前,美國Sports Illustrated雜誌指出,岩士唐為一股不容忽略的政治力量。

  岩士唐在他的演說道,當年他被驗出患上癌症後,病歷紀錄就只放在醫生診所櫃子門內,為了拿出這紀錄去找別的醫生尋求意見,也很不方便;同樣地,去年颶風卡特里娜吹襲美國南部,新奧爾良眾多巿民無家可歸,撤走到別處的長期病患者,當地醫院在沒有他們的病歷紀錄情況下,很多病人都得不到所需的治療和護理。

  相比之下,很多香港人已經較幸運,因為香港擁有一個統一的公立醫療系統,自1995年,醫管局開始建立醫療資訊管理系統,以及相連的電子病歷系統,這些系統目前已經在全港所有公立醫院及診所使用,每天有近三萬位醫務人員應用,系統存有七百萬位病人的資料,是全世界最大型的醫療資訊系統之一,也是香港資訊科技較低調的成功例子。

  為了給未來公私營醫療系統合作打好基礎,醫管局開展了一個電子病歷紀錄分享的試點計劃,被邀參與的數千名病人的紀錄,容許參加的註冊私人醫療機構人員透過一個加密網站,以醫療機構的電子鑰匙,配合病人所持的密碼,才可取用病歷紀錄。為了安全,當病人資料每次被查取時,他登記的流動電話號碼將收到一個短訊。

由誰擁有?

  既然香港公營醫療資訊系統已經存在,推行電子病歷紀錄分享,雖然有些標準問題要處理,大抵始終並非技術問題,須要關注的反而是一些法律、私隱、業務模式的問題,特別是這些資料究竟是病人擁有,還是醫療系統擁有,這對誰應該負責未來運作和支付成本,很有影響。當然,電子健康紀錄分享的業務模式,必須面對財政可持續性,並須解決和如何鼓勵自願參與等這些問題。

  香港建立的經驗,對中國以至其他亞洲各地面臨的醫療改革,一定非常有用,香港當局與業界應研究如何把電子醫療技術、整合和管理能力,配合國際標準及產品,轉化為有競爭力、具規模、可出口的產業,這是可以發展為全新行業的可觀機會。


刊載於《信報財經新聞》2006年5月15日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