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31, 2005

探討「深層次矛盾」

Hong Kong Chief Executive Donald Tsang said when Premier Wan Jiabao said there were "deep conflicts" in Hong Kong, he was referring to economical problems and not political. Tsang further said that the problems here were the "three highs": high land prices, high rents and high salary. Quite obviously, those are not our real problems. The roots of the problems we face are anti-competition hurting our competitiveness, by making the distribution of opportunities unfair -- not just wealth. When will our government has the courage to face up and act about the truth?

探討「深層次矛盾」

  溫家寶總理在會見香港特首曾蔭權時,說了一句香港有「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所指為何,中國政治向來多玩猜謎語,各種評論解釋,只供各界各取所需,很難即時斷定真正意義。不過,作為擁有第一手接觸者的曾特首的澄清,似乎很難令人信服。

  曾蔭權說溫總所指的是經濟問題,與政治無關,只不過是經濟轉型未達完善,而「三高」問題,即高工資、高租金、高地價,正影響我們的競爭力。這說法只反映曾蔭權利用市民對政治紛爭沒有結果,致有點厭倦這種反應情緒,以圖拖慢民主政改步伐,轉移視線,這是政治公關手段。

  其實,「三高」對個別企業和營運者當然是令人困擾的問題,但在地區(或國家)層面,即出自特首描述香港經濟時,若然仍視之為負面的因素,就屬於非常短視,甚至犯了根本的經濟學錯誤;又或者,曾蔭權早知問題所在,只不過欲言卻不盡。

  工資、租金和地價都有各自市場供求調節,「三高」其實都是別的因素的後果,至少,經濟好時,市場才會推向「三高」,若然政府貿然干預,無論原因目的為何,明年香港在什全球經濟自由度排名下跌的話,就別多加辯駁了。

國際城市皆「三高」

  香港以國際城市自居,就不要忘記,沒有哪個一流國際城市不是「三高」的,問題只在於能否持續;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很多人常掛在口邊的名詞,但有多少地區能做到好像硅谷、倫敦,甚至東京這些地方,能配合持續發展的「三高」現象?

  香港的租金和地價高並非問題本身,出現問題的是少數地產商壟斷市場,甚至跨越至其他必需產品及服務市場,電食往行等無一倖免,令財富累積不公,社會貧富懸殊只是表層問題,真正可能令香港經濟停滯不前的,是連對未來創富的機會也集中化,少數集團機會愈來愈多,其他的就愈來愈少,這才是香港經濟問題的基本矛盾,港府面對公平競爭問題一直掩耳,要到什時候才可拿出一點道德勇氣?

  香港的工資高亦非問題本身,其實,香港的平均工資已比高峰時大幅下降,反而,不久前有國際人力資源公司研究指香港工資高是吸引國際人才的最大優勢;出現問題的是人才不足,人力資源錯配,港府一直沒有政策開發知識型經濟背後的發展條件,一切都只是空洞地說說了事,支持創意、創新產業政策乏善足陳,每日卻要承受接收低水平的內地移民,香港變了福利磁石,也沒勇氣或能力向中央爭取,這要比多開放幾個自由行城市有意義、有必要、有好處得多。

  再者,工資高亦非普遍現象,低學歷技能人士不能轉型,他們的工資亦每下愈況,一半是因為再培訓教育政策及執行的失敗,另一半是因為缺乏創造支持創新產業的政策和環境,決策者被大地產集團拖鼻子走,這是香港經濟的基本矛盾之二,而非部分稀缺人才工資高這正常市場現象。

  傳統經濟學理論在處埋國家或地區的比較優勢時,集中考慮土地、地點、天然資源、勞工、人口因素,而這些因素是難以政策短期調節的,這種靜態角度,早已過時,但即使以這傳統分析,也是以資源考慮為主,絕不會集中重視成本,否則愈落後地區的競爭力豈非愈高。這些因素是政府能主動影響的,政府也必需這樣做。

「創意產業」原地踏步

  研究企業和國家競爭優勢的管理學大師波特在他的經典著作《國家競爭優勢》早已指出,世界是動態的,競爭和需求把企業推向創新和生產力提升,只有不斷創造專有生產要素,如技術、人才、資金、基建,而非倚賴可容易替代的靜態因素。波特多次研究都證實,「最具競爭力的國家或企業已不再是那些能夠獲得低成本投入的國家或企業,而是那些能以最先進的技術和方法使用投入的國家或企業。」

  波特曾說,全球競爭力的典範必須擁有迅速創新的能力,而香港政府研究「創意產業」已研究了多年,現在策發會又再講一次,港府對經濟與政治議題的處理方法原來一致,不能迅速創新,連循序漸進也不算,只有原地踏步。

刊載於《信報》中港評論 2005年12月31日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