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November 08, 2004

「市場主導」其實是落後市場

Is a market-led economic policy up to par in today's regional and global competition for Hong Kong? I would argue not, and the Government must be more proactive and create a technology-based export sector in order for Hong Kong to remain competitive.


「市場主導」其實是落後市場
--------------------------------------------------------------------------------

  在2004至05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案演辭中,財政司司長唐英年說過,「自由市場經濟一直是香港成功的基石」,並說他深信經濟發展應該以「市場主導、政府促進」為基本原則。筆者要在此提出,過分的相信及倚賴這個原則,並不合時宜,而且對產業發展,尤其不利。

  個案一:台灣在約四十年前起,政府主導發展電子產業,至今成績有目共睹,成為出口帶動領導全球的產業,有了數十年投資的結果,台灣能登上一浪接一浪,從電腦零件到母板,從記憶體到晶片,從個人電腦到筆記本以至流動器材;沒有電子業這類創新、增值產業,台灣今天可以倚靠什麼?農業?旅遊?「服務業」?這些都不是出口為主,不能達到規模效益。

南韓憑信念創奇

  如果我們認為,香港現在才開始已經太遲,請看個案二:南韓在短短不足十年之內,互聯網使用率從3%增至75%,絕大部分已在享用廉價的20Mbps寬頻上網速度,但他們的政府仍然未滿意,現正把國家的資訊高速主幹速度提升,要以50Mbps直達用戶家中,至2012年更希望增至100Mbps;老實說,沒有人知道,100Mbps除了極速下載電影外還要用來做些什麼,但南韓政府和產業就憑一個信念,到時那些應用就會出現,就像之前南韓突然地成為全球網絡遊戲的領導者一樣。

  除此之外,南韓政府將在2007年前建成一千萬個智能家居,即「八萬五」的一百一十七倍之多,首一萬三千個今年底前將落成;在2006年起,衛星寬頻技術讓南韓人能在九十哩時速下極速下載數碼電影或電視。南韓本土瘋狂發展的結果,令其本土生產技術和文化產品出口迅速成長,三星能超越日本的新力,「韓風」席捲亞洲,這些都並非偶然。

  筆者曾經把南韓的經驗與一些政府人士分享,他們只說香港的規模不能與南韓比較,真的嗎?南韓與珠三角人口相若,沒錯,香港現正面對財赤,但當年南韓總統金大中開始集中投資高科技時,也正值金融風暴蹂躪。所以,不能說香港缺乏條件,香港的問題,是領導真空。台灣的高科技發展始於近四十年前,香港是否已經太遲?筆者相信仍不太遲,南韓能,香港和珠三角為何不能?只不過,起步愈遲,要花的力氣就更要大。

  「市場主導」已經變成落後市場的美麗代名詞,須知我們區內的對手們,如南韓、台灣、新加坡,甚至中國大陸,都不甘於被動地「政府促進」,我們人在江湖,可以固執不變嗎?

舊有規條未必有效

  香港和港人一向以靈活變通自居,但不知為什麼,回歸之後,我們都以保留1997年那一刻為最高原則,這些所謂「市場主導」、「積極不干預」等,忽然變成了神聖不可侵犯的戒條。政府要領導市場,可惜也得不到其他方面的合作,例如政府搞了數碼港和科學園,但至今立法會議員質詢的,傳媒報道的,都只是其租用率,有誰關心這些領導和帶動市場建設的成效?

  政府也不是完全沒有做領導市場的行為,例如興建迪士尼樂園就是個好例子,但一如數碼港,政府將起樓,但別的遠景策略欠奉,換句話說,政府與商界一樣,只懂搞地產,不熟不做;高科技不懂,香港政府也沒有台灣政府四十年前派員赴美學科技取經的決心。

  香港的經濟愈來愈內向,有入(如自由行)無出(口),產業增值下降,在全球工業鏈角色漸漸消失,未來令人擔心,過去即使行之有效的一套,未必今天或未來一樣有效,恐怕也不能再協助我們未來競爭。

刊載於《信報》 2004年11月4日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