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ugust 19, 2004

專業人士回流再回流的啟示

專業人士回流再回流的啟示

上星期的一天,筆者在四十八小時之內,巧合地有位朋友說,即將要「回流」加拿大,再加上其他近期曾表示要返加的朋友,情况實有點令人担心,香港現在表面上的經濟復甦,是否只是個假像,實情是另一個即將爆發的移民潮?

筆者所識這些要回流再回流的離港人士中,大部份都擁有一份安定的專業工作,包括教育、會計、資訊科技、電訊等,所以,離港並非因為工作或失因,當中除了一位是因為家庭理由,及一位是屬於退休之外,其他都是青年專業人士,正是所謂的中產階級。如果不是因為工作原因而要離港,今時今日移民也不是因為回歸前的恐懼,那麼,是甚麼令他們對香港失去希望,要去別生活?

傳媒經常報導,專業和管理人員北上發展,但從筆者個人接觸,這數目遠不及越洋去加拿大的,即使要去大陸工作的,也是以短暫停留,經常「出差」性質為多,大概,真正肯改收大陸工資的中產專業人士,為數不多。所以,我們常常在講中國的發展的機會,包括在資訊科技界,未必是適合所有人士的,有選擇能力者,可能趁機市小陽春平反負資產,不少都乘機以「飛機票」作投票。

如果香港失去更多的中產專業人士,而每天卻要在無選擇權了接收從大陸以單程証來港人士,此消彼長,情况堪慮。香港社會現正陶醉於自由行帶來的快感之中,連政府也樂於自欺欺人,之前還說要討人口政策,結果依然捨難取易,試想,中國這麼大,自由行地區逐個開放,香港要真正把握自己未來命運,難道就此一拖再拖?國家為的是香港的好,但如果我們的領導不知爭取我們所需,國家也幫不了我們,香港的經濟轉型只會依然迷失方向,結果如果香港流失了更多我們所倚賴的人才,未來真更令人担心。

再講自由行,雖然為香港確實帶來不少好處,但真正受惠的,只局限於幾個行業、幾個地區的零售、旅遊服務及相關行業,同樣地,經濟學者估計即將重返的通貨澎漲,看來也只以地產帶動;如果經濟復甦不能廣泛地惠及更多行業,有通漲無薪加,普通市民怎能受惠?政府有否經濟發展的全盤政策,還是打算順其自然?

任何的政策都必須能達致平衡,否則好的也會物極必反,自由行也不例外;自由行所惠及的零售類別,如消費電子、化妝品、金飾等,已經把一些旺區的鋪租甚至賣價瘋狂地推高,這變相把不少中小企的生存空間收窄,難道我們希望見到這些行業,變成香港超級市場的競爭情况之翻版?

再要說清楚的,是自由行雖好,但只能為香港「止痛」,不能治本,為香港帶來的是基層服務性,低技術、低增的職位,雖可短暫為失業率降温,但卻不是幾年前特首、司長們掛在口邊的高科技、高增值、知識型經濟,難道他們又以捨難取易為本,當自已「交了功課」作罷?錯了的當然要改,但說對了,未能做到的,卻不可放棄;香港仍要向內投資教育及產業發展,向外取市場及國家政策配合,否則,我們真的不願意看見我們人才的流失

刊載於《信報》 2004年8月19日

2 Comments:

At 12:23 A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Quoted by Radio Free Asia

http://www.rfa.org/cantonese/zhuanti/jujiaoxianggang/2004/11/26/hongkong_mainland/?simple=1

聚焦香港﹕北上搵工--何山報導
2004.11.26

香港最新的失業率是6.7%,創32個月的新低。不過,首次發現吃慈善機構“免費飯”的失業人士當中,有一成是當年聽從董建華政府勸喻北上搵工的意見,其後被“炒魷魚”回流返港的人。他們因為過去一年內,在本港未住滿十個月,沒有資格申請綜援。究竟叫港人北上搵工是“絕處逢生”,還是“落井下石”?何山找來北上的港人分享他們的經驗。

以下請聽聽兩位香港人北上“尋夢”的故事。他們分別是長駐廣州的鄭先生和長駐北京的陳小姐,一上大陸就去了四、五個年頭。

廣州的鄭先生:“上來打工的沒有居安思危,他應該一早就知道,第一天上來就是利用你的技術去管理。如果你不居安思危,人家取代了你的工作,並不是容易取代了你的工作!你的薪資是三、四萬,既要補貼又要其它。大陸員工給他一、兩萬,就會幫你賣力,所以打工一族一定要醒目,要鋪後路,因為遲早就要回來。”

廣州的鄭先生:“我不就是遇到這種情況。老闆一直說你好貴、好貴,那你喜歡減薪水就減薪水。那我就自己找商機,如果創業的話,就不要老是跟香港人在一起,不要總是到卡拉OK,多一點留意身邊的事情。”

北京的陳小姐:“不講是哪家公司了。當初是經理級,被派上去開發新業務。上來已經兩三年了,每年都被派到一個新部門。當成立了一個新的業務後,公司就找本地的僱員接手。如是者幾次,明年又派到一個新的部門。”

陳小姐又是怎想到的呢,當她想安定下來時,公司就升了一個本地的、網絡好一點的雇員,沒有升她,她還要服從於這個本地的僱員。但這個本地的僱員無論是工作或經驗都比她差,她覺得不服氣。她也可以預見,在未來沒有新的業務要她開拓的話,她已經沒有作用了,很大程度就要被解僱。

記者問,既然北上發展,是絕處逢生,還是引頸待刎呢?

這要看你是否高級?如果你是中層的那一種,而你做的是很容易被取代的,你就很危險。如果你是中上的、管理層的,始終是香港的管理技術好,就算貴都是值得的。

記者問,要怎樣自保呢?

陳小姐說﹕好像我一樣,我也是負責培訓的,你培訓的時候要穩固自己的價值。因為沒有辦法,任何公司,就算你在香港,訓練完新人之後,你都可能被裁掉,大陸跟香港沒有分別。所以,你在大陸如果可以培訓一批可以管理得的,公司會見到你的價值。

目前,香港經濟的定位是“背靠祖國、面向世界”。香港今年八至十月的失業率是6.7%,比對上一個月輕微下降0.1%,就業不足率維持在3.2%。董建華政府多次呼籲港人在高失業率下,北上就業,而財政司司長唐英年表示,香港的經濟政策須維持“市場主導、政府促進”。

但是香港一項最新的調查顯示,今年到慈善機構吃“免費飯”的失業人士當中,有一成是當年聽從董建華勸喻北上搵工,其後被老闆裁員,回流返香港的人。由 2004年1月1日開始,香港社會福利署要求申請綜援的人士,必須在申請日前連續居港最少一年,離港不超過五十六天。不少回流香港的“北上打工族”,由於過去一年內在港未住夠十個月,失去申請資格。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吳東就透露,今年已轉介二百人到慈善機構食免費飯,預計全年約有二百五十人,較去年一百五十人飆升六成多,其中六成是露宿者,其次為失業人士及新移民。今年更首次發現有北上就業的回流人士,因找不到工又不符資格申領取政府綜援,彈盡糧絕連飯錢也沒有。

北上的港人鄭先生就對本台說,身旁回流香港的“北上打工族”,大多都是前景變灰。在上海,失敗的港人例子比比皆是。“回流香港的都是灰的,留在這裡的笑容都多一些。香港還有甚麼機會呢?創業又不夠資本,打工又不是特別好。特別是在上海,失敗的例子特別多,上海五花百門,你怎樣鬥贏人家呢?你的對手做了甚麼,你一定要知道。”

而據香港人才管理協會的一項調查,在內地企業職位本地化,以及回歸大陸發展的留學生,即海歸派增加下,大陸企業對香港人才的需求減少。香港駐內地員工的薪酬福利今年度就最多下調超過20%。調查發現,近九百名在內地機構工作的香港員工,由高層到基層,薪酬水平全面大幅下跌。經理級或以上,年薪連津貼從65萬降至51.3萬;主任或專業級下跌兩成;文員級下降7.1%。數據意味著中港兩地的薪酬差距正在收窄。港人“北上就業”的機會,無論從高層到基層,都要面對沉重的競爭壓力。分析甚至說,“北上就業”已不是紓緩香港就業市場壓力的渠道。長駐北京的陳小姐對本台講:“現在很多大陸公司都到香港請人,如果可以接受到一些不是香港水平的薪水,坦白講機會都是很多的。”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主席莫乃光在報章中就撰文指出,香港現在表面上的經濟復甦,只是個假象,實情正即將爆發新一個移民潮。自由行雖為香港帶來不少好處,但真正受惠的,只局限於幾個行業、幾個地區的零售、旅遊服務及相關行業。莫乃光說,香港社會現正陶醉於自由行帶來的快感,連政府也樂於自欺欺人。

莫乃光指出,香港出“回流再回流”的離港人士中,不少中產專業人士正以“機票”來投票,離開香港,他們大部分都擁有一份安定的專業工作,包括教育、會計、資訊科技或電訊業等。莫乃光說身邊的朋友正借樓市的小陽春平反負資產,然後再回流加拿大,美國。香港的傳媒經常報道,專業和管理人員北上發展,但從他的個人接觸,這遠不及越洋前赴加拿大的數目。即使要到內地工作的,也是短暫停留,經常“出差”性質為多,大概真正肯接受內地工資水的香港中產專業人士,為數不多。因此,我們常常在談中國的發展的機會,包括在資訊科技界,未必是適合所有人士的,有選擇能力的去美加而不是大陸。

目前,香港這種“回流再回流”的“後97”現象,似乎還未引起董建華政府的注意,但此消彼長,香港每天在沒有選擇權下繼續接收來自內地的新移民,十年,二十年後,情況會變得怎樣?

 
At 11:37 AM, Blogger wow power leveling said...

This comment has been removed by a blog administrator.

 

Post a Comment

<< Home

-->